close
9 / 17  吐魯番
吐魯番距烏魯木齊約180幾公里,
往吐魯番的班車在"新華南路"南郊客運站  票價 35¥ / 1人
吐魯番
我們10:00由輾子溝A家賓館打車到汽車站(11¥ ),搭10:50班車出發。
吐魯番
11:40經過達板城風力發電站
吐魯番
吐魯番
12: 00休息站午休
吐魯番
13:45抵達客運站後門下車後,
門口隨即擁來幾位招攬一日遊的包車師傅
在略作比較後就報名參加了這位老闆明天出發的團,
吐魯番
一日遊七個景點 :蘇公塔、吐峪溝、柏孜克里克千佛洞、
火焰山、葡萄溝、坎兒井、交河故城。
  車資 80¥ /1人
老闆本來要我們先預繳,但我們認為還是上車再給較保險,
車資就拖到行程結束後再給。
但全程七個景點的套票是在參觀第一個景點蘇公塔時...
就必須在售票口自已洽購,套票 252¥ /1人 (九折)
吐魯番
住宿兩晚的金新賓館  是在烏市出發前打118114查詢預訂的涉外賓館
標間 130¥ 在綠洲中路打車( 5 ¥) ,賓館離葡萄長廊(步行街)很近。
辦好住宿因路不熟就打車( 5 ¥)到師傅介紹的柏孜克裡克路午餐
這條街小吃店很多,其實離賓館不遠,跟本無須打車。
我們後來都用走路逛過來的。
吐魯番
吐魯番
9/18
一日遊的廂型車約 8:00到旅館接我們後就往其他
旅館繼續載客,結果散客團真的是(散散團)到了旅館居然
有人還在睡覺沒起床,還掰說他們以為是新疆時間而非北京時間!!
最後拖到快10:00才出發到達蘇公塔,在蘇公塔又因人數過多
將我們三人換乘一部較新較舒服的桑塔那轎車。
不知算是幸運還是倒楣,在兩個小時的等待中...
年降雨不超過十天的吐魯番竞開始烏雲密佈,隨後就下起雨來...
讓我們來到素有"火州"之稱的吐魯番不但沒被熱到
還因沒帶雨具差點就冷到傷風感冒。
吐魯番
蘇公塔離市區2-3公里,是新疆現存最大的伊斯蘭教古塔,距今230多年
是維吾爾族工匠藝術精華之作。
吐魯番
吐魯番
吐魯番
吐峪溝距吐魯番市約55公里,由蘇公塔到吐峪溝開車約50分鐘,
入口旁的圓頂建築是麻札區(墳墓區)據說已有1300多年歷史。
吐魯番
吐魯番
11:20 吐峪溝古村落(解說員30¥)
距今1700多年歷史的古村位於蘇巴士河谷中,是新疆現存的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,
目前全村約有一百多戶人家,前方的綠色建築就是村中古老的清真大寺。
吐魯番
吐魯番
吐魯番
這裡建築一樓為儲藏室,二樓才是住房  
吐魯番
吐魯番
庭院中葡萄架下的涼床,是維族家庭歌舞"喝茶"聊天的地方。
吐魯番
吐魯番
來到吐魯番見識到葡萄之鄉特有的晾房,
四方通風的葡萄晾房在這裡多到是...僅次於居民住房的建物,
可惜的是因九月已過採收期,這裡晾房現都已空置,
裡面已看不到掛著晾乾的葡萄串。
據解說員說:
綠色葡萄乾是在晾防晾乾的屬涼性,較適合年輕人吃,
紅色葡萄乾是太陽曬乾的,屬熱性較適合老年人食用。
吐魯番
吐魯番
接著我們隨解說員到千佛洞對面的峡谷拍照。
1700多年歷史的吐峪溝千佛洞,歷經了人為破壞和自然塌損。
本來尚存洞窟94個,有編號的46窟,有8個窟殘存有壁畫,
但最近因上方黃土又嚴重崩塌..目前已無法開放參觀..
由對向目視佛洞真的損毀嚴重,
"哩哩啦啦的外觀"能不能修復應該還是個未知數吧??
吐魯番
13:00
柏孜克里克千佛洞
吐魯番
千佛洞,又稱石窟寺,
 石窟群散佈在河谷西岸一公里範圍內的黃土斷崖上分層修建,
現存洞窟83個,其中有壁畫的42個。
但只開放 6個洞窟用手電筒參觀而且不能拍照,
壁畫又部分剝落看的不太清楚,加上參觀時間短暫,沒作好筆記
留下記憶較深的就是有幅佛祖涅槃舉哀弔唁圖。
其他的現在回想起來...已經有點印像模糊了,唉!!真是慚愧。
吐魯番
吐魯番
這位彈琴維族藝人,人氣不錯,當天有多名老外給美鈔哦!!
吐魯番
吐魯番
吐魯番
吐魯番
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停車場旁的火焰山   
14:00
這是 (正港!!)火焰山買票後走的入口 
吐魯番
吐魯番
西遊記小說人物鐵扇公主&牛魔王塑像
吐魯番
不想買票在公路旁也能遠觀拍照   
吐魯番
15:20
這個旅遊頻道常常介紹的葡萄溝,
可能受7/5事件影響吧!!遊客顯的稀稀疏疏沒幾個人??
門票上寫的歌舞表演也停擺..
看來7/5及後來的扎針事件真的重創新疆旅遊業,
連這麼知名景區都空著在養蚊子...。
吐魯番
吐魯番
粗壯的葡萄藤掛滿葡萄架上,再過一個月等葉子乾了,就要將"葡萄藤"
像盤頭髮一樣盤起來埋在土裡過冬,等明年春季來臨再放回架上,
這跟採收葡萄一樣,是農民一年當中最辛苦的工作。
吐魯番
吐魯番到處是葡萄園
但還是買票進葡萄溝才能這麼近距離的看個過癮。
吐魯番
吐魯番
17:20坎兒井 (解說員40¥)
坎兒井其實不是井是地下渠道
是工匠引天山雪水供"火州"居民灌溉飲用的輸送渠道
由明渠、暗渠、豎井與澇霸四部份組成。
首先工匠於天山山脈地面開鑿,一千多個豎井
豎井由高至低打到井底,在井底修通暗渠
再由暗渠將匯聚的地下水引到目的地或澇霸蓄存供人使用,
這樣保證了地下水不會因炎熱及狂風而被蒸發或污染。
這些豎井每年都得顧工清理,豎井最常25公里最短1或2公里, 
坎兒井由源頭海拔5545公尺的天山到低於海平面150公尺的吐魯番,
高低落差是5695公尺
吐魯番
吐魯番
景區內的內容與實物只有一小段一點點稍嫌不足,
感覺還不如旅遊頻道介紹來的詳細、豐富。
還好有再請解說員講解不然又得自已看自已猜。
吐魯番
工匠模擬塑像
吐魯番
吐魯番現已有自來水,但還是有30%居民仍然在飲用坎兒井的水,
水溫長年保持約12度,水裡有狗魚,是自已生長的,
但牠們只要離開坎兒井,會因水質、水溫差異而無法他處存活。
吐魯番
18:30交河故城
交河故城是一處在原生土上挖出來的城市,是漢代城市遺址,
與高昌故城同被遊客列為到吐魯番旅遊必到的重點景區。
吐魯番
古城位距市區約十幾公里處,坐落在亞爾乃孜溝西河床之間的一個柳葉形土崖上。故城地形狹長,長約一千六百五十米,最寬處約三百米。四周崖岸壁立,被兩道近百米寬、約三十米深的河谷環繞,形成天然屏障。
  《漢書·西域傳》記載:「車師前國,王治交河,河水分流繞城下,故號交河。」
  據說,舊石器時代晚期,交河流域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,原始居民為避免野獸的侵害和防備部落間的戰爭,便選擇在這個土崖上建立自己的家園。這些早期的土著居民屬於「姑師人」,後來稱作車師人。戰國時期,天山南部各個綠洲的土著居民相繼形成了城郭之國,交河一帶是車師人活動的中心和重要的軍事據點之一。
  到了漢唐時期,交河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,《漢書·西域傳》記載,從公元前108年到公元前60年,西漢和匈奴為爭奪交河城,進行了五次大的戰役,歷史上稱作「五爭車師」。最後的結果是漢朝的勢力在吐魯番盆地立穩了腳跟。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立都護府,管轄西域諸國,從此包括吐魯番在內的整個西域地區納入中國版圖。
  唐代,唐朝與西突厥的第一次較量,也是在吐魯番盆地拉開帷幕的。公元640年,唐太宗派侯君集平定麴氏高昌,在此設交河縣,屬西州管轄。唐代西域最高軍政機構「安西都護府」,最早就設在交河城。8世紀中期至9世紀中葉,吐魯番曾為吐蕃所陷。公元866年,回鶻高昌建立,設交河州,是王國屬下的軍事重鎮之一,由於地域狹小限制了發展,城市也漸趨衰落。13世紀末,交河城毀於這次戰火。(網路資料)
吐魯番
吐魯番
這是烽火台↓     ↑  瞭望台
吐魯番
吐魯番
吐魯番
這是中央大道  
想像一下這可是古城當時的"中山北路"或總統府前的仁愛路。
吐魯番
吐魯番
吐魯番
這是來逛過+採買兩三次的巴札(商城) 及搭車回烏魯木齊的客運站 
吐魯番
吐魯番
商城就在客運站正對面
吐魯番
吐魯番
吐魯番
吐魯番
吐魯番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suwanfu 的頭像
    hsuwanfu

    Micro自由行

    hsuwan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